公建业绩是指企业在公共建筑项目中积累的中标记录、完成情况及相关成果,包括项目金额、奖项、验收证明等核心数据,是衡量企业履约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
核心构成要素
公建业绩需包含中标通知书、合同文件、竣工验收报告等证明材料,重点体现项目规模(如建筑面积、造价)、技术难度(如结构形式)及社会效益(如政府评价)。招标文件通常要求业绩与当前项目在功能、规模上高度匹配,例如医院建设项目需提供同类医疗建筑业绩。 -
政策合规性
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不得以特定区域或行业业绩作为排斥条件。例如,要求“近3年完成单项合同额≥5000万元的公共建筑”合法,但限定“必须为某省业绩”则违规。 -
应用场景与价值
企业公建业绩直接影响投标评分,优质业绩可提升中标概率;对建造师个人,参与大型公建项目是职称评审和资质升级的重要依据。
提示:企业需定期更新业绩库,确保材料真实可查,同时关注地方政策对业绩认定的细化要求(如“四库一平台”数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