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的安全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确保电力生产与运行安全:
一、核心组织措施
-
工作票制度
-
作为准许在电气设备及线路工作的书面命令,明确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及工作流程。工作票需包含编号、任务、停电范围、安全措施等关键信息,且需由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许可人分别签发、收执。
-
特殊场景(如煤矿)可参照类似票种,但需遵守行业特殊规定。
-
-
工作许可制度
- 工作许可人需在完成安全措施后签发许可,工作负责人确认后方可开工。工作票需一式两份,分别由工作负责人和许可人留存并移交。
-
工作监护制度
- 设立专责监护人,负责监督工作班成员执行安全措施、交待危险点及纠正不安全行为。监护人需明确监护范围并全程履职。
-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 工作间断时需办理相关手续,转移或终结工作时需重新检查安全措施并登记。若需增加工作任务,需经签发人、许可人同意并补办手续。
二、配套管理措施
-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
-
安全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风险分级管控 :对作业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确保风险可控。
三、特殊场景要求
-
“两外”人员管理 :将外包、临时工等纳入统一管理,强化安全培训与监督。
-
节假日与特殊时段管控 :提高作业标准,实施提级管控。
总结 :电力安全组织措施以工作票为核心,结合责任制度、监护机制及风险管控,形成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电力生产与运行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