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数据要素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其本质在于通过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重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通过挖掘、共享与应用释放乘数效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则成为价值创造的加速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
-
数据要素的基础性作用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新石油”,从原始资源到加工后的高质量数据集,贯穿研发、生产、流通全链条。例如,我国2024年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支撑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数据要素市场通过授权运营、可信流通等机制,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化,如金融、交通等领域已通过数据元件交易优化服务流程。 -
技术创新的突破性赋能
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网络等关键技术推动产业质变。2024年全球61.5%的AI专利来自中国,国产大模型在文旅、制造等场景落地,如县域文旅大模型“游利川”提升游客体验,工业大模型使线缆企业运维效率提高30%。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则保障数据安全流通,构建跨行业信任底座。 -
基础设施与政策的协同支撑
5G基站超425万个、算力规模280EFLOPS的“数字底座”是要素流通的硬件保障。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公共数据登记平台上线700项资源,2024年数据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政策与设施的双重加持,加速数据从“孤岛”向“生态”演进。
当前,数字经济已进入“数据×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阶段。企业需抓住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AI应用机遇,政府需完善数据产权与跨境流动规则,共同释放数据要素的裂变价值,筑牢数字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