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的六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素养目标升级
-
从语言能力转向四维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转向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维核心素养,强调跨文化沟通、文化自信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课程内容结构优化
-
整合六要素,强化主题与语篇关联
课程内容从五项独立要素(语言技能、知识、文化等)整合为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等),通过主题统摄学习,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三、评价体系改革
-
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注重过程性反馈,而非单一考试成绩,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式创新
-
体验式与实践性教学为主
强调体验、探究和实践活动,鼓励通过真实情境应用语言,克服机械记忆模式,提升沟通能力。
五、听说读写能力强化
-
听说占比逐步提高
课外听说活动要求每周不少于30分钟,注重口语表达与观点交流,阅读量提升至每年15万词以上,强化阅读深度与广度。
六、词汇与语法应用导向
-
词汇量要求升级,语法考核转向实践
-
词汇量:1-2年级以视听说为主,5-6年级500词,7-9年级1600词,三级及以上1800词,中考要求2000词,高分需3000-5000词。
-
语法:取消纯语法选择题,通过阅读、写作和口语考查语法运用能力,强调语境理解与逻辑表达。
-
以上变化体现了英语教育从应试向能力培养的转型,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