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综合分析,目前没有国家官方发行的“循环卡”项目。以下是具体说明:
-
官方项目否认
多份权威信息源明确指出,所谓“循环卡”“特质卡”等均非国家项目,而是诈骗手段。例如,找法网、美团官方客服等均表示,此类项目以“国家扶贫”“双循环经济”为幌子,实则骗取保证金、税费或个人信息。
-
诈骗手法特征
-
虚假宣传 :利用国家政策热点,承诺高额返利(如每月3万、42万等),吸引用户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个人信息。
-
提现规则 :设置高额提现门槛(如次月还款仅几百元),制造“免息”假象,最终导致用户资金链断裂。
-
信息窃取 :通过微信头像、证件照等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住址等敏感信息。
-
-
典型案例
2019年爆发的“循环信用卡”骗局,以“国家发放福利”为名,要求办理12张信用卡,承诺总额度达170万,最终参与者损失惨重。类似“爱心传递”“双循环卡”等变种层出不穷。
建议 :
-
不要轻信“免费领钱”“高额返利”等承诺,尤其是需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活动。
-
遇到可疑项目,及时向工商部门、银行或公安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