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即使交过社保,只要毕业时间在2年内且未落实编制内工作,仍可被认定为应届生。这一政策突破传统限制,为毕业生提供更灵活的就业选择空间,尤其利好考公考编及参与校招的群体。
-
政策核心调整:2024年起,上海明确事业单位、国企及在沪央企招聘时,向毕业2年内(含毕业当年)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限制社保缴纳或工作经历。例如,2023年毕业且已工作缴社保的考生,2025年仍可报考上海事业单位应届岗位。
-
适用范围与优势:
- 考公考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原“仅限应届”岗位,现覆盖毕业2年内群体,竞争机会增加。
- 企业校招:腾讯、阿里等企业将校招对象放宽至毕业2年内,社保记录不影响应聘资格。
- 人才福利:保留应届身份可继续享受落户补贴、住房优惠等政策,如上海部分区域提供留学生每月1k-2k住房补贴。
-
注意事项:
- 编制内工作是关键限制,若已进入编制岗位(如公务员、事业单位正式岗),则失去应届资格。
- 地区差异:其他省份如湖南、广西等政策不同,需单独确认当地规则。
这一政策优化体现了“就业包容性”,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建议求职者结合自身规划,善用政策窗口期,同时关注目标单位的具体招聘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