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安全事故高发期,大班幼儿需重点防范取暖中毒、防滑防冻、防火防电等风险。家长和教师应通过科学防护、习惯培养和应急演练,帮助孩子掌握“四防”核心知识(防寒、防滑、防火、防中毒),并关注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确保冬季活动安全无忧。
-
防寒保暖是基础:冬季穿衣需分层搭配,外出佩戴帽子、围巾和手套,避免冻伤。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18-20℃,勤晒被褥增强保暖性,同时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预防感冒和传染性疾病。
-
防滑防冻需谨慎:选择防滑鞋底,行走时小步慢行,避免在结冰路面奔跑。教育孩子远离冰面、水塘,摔倒时避免用手腕支撑,可蜷缩身体保护头部。冻伤后需用温水缓慢复温,切勿直接烤火。
-
防火防电记心间:严禁玩火或触碰电器,取暖设备远离易燃物,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若遇火灾,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逃生,并拨打119。煤气使用需通风,闻到异味立即开窗,关闭阀门并撤离。
-
安全习惯早养成:过马路遵守信号灯,乘车系好安全带;运动前充分热身,滑雪溜冰佩戴护具;勤洗手、不吃路边摊食品,预防冬季肠胃病。家长和学校需定期演练应急场景,如火灾逃生、踩踏自救等。
冬季安全教育需家园协同,将知识融入日常互动和游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定期检查环境隐患,及时更新防护措施,才能为幼儿筑起全方位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