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由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发展而来,其历史渊源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
起源与早期分布
壮族先民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等百越族群,秦汉时期已活跃于岭南地区,是古代南方山地民族的重要代表。
-
名称演变与民族认同
-
元明清时期,族称从“撞民”“僮人”逐渐演变为“壮族”,1965年正式定名,取“健壮、充满活力”之意。
-
唐代时,岭南道分置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为壮族先民聚居区。
-
-
文化渊源与语言特点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周朝的西瓯、骆越等族群一脉相承,反映了独特的文化渊源。
-
现代分布与人口
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2010年人口超1700万,是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