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的四个步骤中,危险源辨识是核心环节,其具体实施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危险源辨识的核心内容
-
识别方法与范围
确定适用的危险源识别方法(如检查表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并明确识别范围,涵盖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全领域。
-
风险点分类与分级
将识别出的风险点按危险类别(如泄漏、火灾、爆炸等)和风险等级(1-4级)进行分类分级,1级为最高风险。
二、危险源辨识的流程步骤
-
实施识别与评价
通过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识别风险点,并结合风险矩阵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量化评估。
-
形成风险清单
整理识别结果,形成包含风险点名称、类别、等级、位置及潜在后果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三、危险源辨识的配套措施
-
信息公示与告知
在工作场所设置风险公告栏,向员工公示风险点及管控措施;对高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危险因素、应急措施等。
-
动态更新机制
定期开展风险排查,根据生产变化或新发现及时更新风险清单,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