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天气可能引发交通瘫痪、电力中断、低温冻伤等风险,提前储备应急物资、做好保暖防护、减少外出活动是应对关键。掌握科学防范措施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应急物资储备方面,暴雪来临前应准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耐储存食品(如罐头、压缩饼干)、常用药品及保暖衣物。家中备好手电筒、充电宝、急救包,确保通讯设备电量充足。有老人或婴幼儿的家庭需额外准备取暖设备、纸尿裤等特殊用品。
室内外保暖措施需同步落实。室内关闭门窗缝隙,使用电热毯、暖风扇时远离易燃物;穿着多层宽松衣物,避免长时间静止导致失温。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手套,鞋子选择防滑高帮款式。车辆加装防滑链,油箱保持半满以上防止油路冻结。
安全出行原则包括非必要不驾车,确有需求时避开陡坡、桥梁等易结冰路段。步行需避开广告牌、临时搭建物,采用“企鹅步”小步慢行降低摔倒风险。若被困车内,需每半小时发动车辆供暖10分钟,保持排气管无积雪覆盖。
隐患排查重点涉及清理屋顶积雪防止垮塌,加固临时建筑和农业大棚。检查水管保暖层,保持水龙头滴流状态避免冻裂。切断室外电源线路,定期查看燃气管道是否泄漏。社区应及时组织道路除雪,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暴雪预警期间应持续关注气象动态,通过应急广播获取最新信息。若出现停电、停暖等情况,优先使用储备物资,避免盲目外出增加风险。牢记急救电话和社区救援渠道,突发险情时保持冷静并及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