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需遵循三大核心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语文价值、注重知识迁移。这些原则强调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精选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容,并通过举一反三的设计实现能力转化。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内容应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避免“一望而知”的重复或过度超前的难度。例如,针对初中生选择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范例,引导其掌握描写技巧;对高中生则侧重思辨性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需关注个体差异,通过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
突出语文价值
摒弃泛泛而谈的“非语文”内容,聚焦语言运用、文本解读等核心能力。例如,讲授《致女儿的一封信》时,重点分析书信体形式如何增强情感表达,而非仅讨论爱情观。教学内容需体现语文的独特性,如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避免被其他学科内容稀释。 -
注重知识迁移
选择能“举三反一”的典型材料,帮助学生构建可迁移的阅读与表达模型。例如,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归纳出“多感官描写”“动静结合”等通用方法,并迁移至其他写景文本的赏析中。这种设计将孤立知识点转化为系统性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师需基于上述原则,灵活整合课内外资源,确保每节课都能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