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系统解答了语文教育核心问题——语文课程素养的本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以及如何通过重构语文知识、区分文类功能来突破教学困境。 该书以学理审议为基础,提出“定篇”“语文知识”“阅读方法”等关键概念,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框架。
-
语文课程内容的双重建设
王荣生强调语文课程需同时解决“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的问题。例如,重构语文知识体系时,需区分“语感”与“语识”,将“大概念”融入教学,避免碎片化知识灌输。针对散文主导文类的困境,提出“阻截、区隔、分流”策略,平衡课程内容格局。 -
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针对性突破
阅读能力培养需具体化,区分“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避免用通用策略替代文体特有的解读路径。写作教学则需摆脱“散文化”泥潭,通过明确文章体式和过程技能训练,解决“虚情假意”和教学空白问题。 -
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观
教学内容并非静态教材,而是教师根据学情、文本特点动态创造的产物。例如,课例研究中通过分析《合欢树》《清塘荷韵》等案例,展示如何从学生疑难出发生成针对性教学内容。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虽引入“学习任务群”,但散文主导和人文主题泛化问题仍存。 教师需以本书为镜,在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与学理审议间找到平衡点,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