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价整体将呈现“稳中有降、区域分化”的态势,核心城市有望止跌企稳,三四线城市或延续调整。政策利好持续加码(如降准降息、房贷利率下调)、刚需支撑和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
-
政策红利释放,市场信心修复
2025年5月央行降准降息“组合拳”落地,公积金**利率降至2.6%,商业房贷利率有望突破3%以下,购房成本显著降低。房地产“白名单”政策扩围至6.7万亿元,加速保交楼和房企资金面改善,为市场注入强心剂。政策重心从“遏制投机”转向“稳预期、促需求”,短期内将提振交易活跃度。 -
区域分化加剧,核心地段抗跌性强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人口流入、资源集中,房价或小幅回暖,尤其核心区域次新房更受青睐;三四线城市受人口外流、库存压力影响,房价可能继续回调。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房价韧性较强,远郊和产业薄弱地区风险较高。 -
需求结构转变,刚需成主力支撑
购房者偏好从投资转向自住,公积金和商贷利率双降直接刺激刚需入场。租赁市场发展(如保障性住房增加)分流部分购房需求,但对高品质改善型住房的资金支持政策将逐步落地,中高端市场或迎来新机遇。 -
长期趋势:回归居住属性,高质量发展
房地产税试点推进、金融政策与新发展模式适配,将加速行业去泡沫化。绿色建筑、现房销售等新模式受政策倾斜,开发商更注重产品力而非规模扩张,房价波动趋于理性。
理性决策建议:购房者需结合城市能级、地段和自身需求判断,优先选择政策支持强、人口流入区域的优质资产,避免盲目追涨或抄底。政策工具箱仍有空间,后续需关注地方差异化调控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