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完雪后的路面比正在下雪时更滑,尤其是积雪被压实或融化成冰后,危险指数显著上升。刚下雪时松软的积雪摩擦力较大,但随着行人踩踏、车辆碾压及昼夜温差作用,路面会形成硬冰或“暗冰”,摩擦系数降至0.1左右,极易引发打滑事故。
-
下雪时路面状态
雪花初落时蓬松,未压实前摩擦系数较高(约0.2),车轮或鞋底不易打滑。此时行车阻力大,但刹车距离相对可控,危险指数较低。 -
雪后危险阶段
- 压实积雪:行人车辆反复碾压使雪层变硬,摩擦系数下降,起步和制动困难,常见于非主干道。
- 融冰路面:白天融雪夜间结冰,形成透明冰层(摩擦系数仅0.1),刹车距离可延长至百米,桥梁、背阴处尤为高危。
- 暗冰陷阱:与路面同色的薄冰隐蔽性强,易导致突然侧滑,需提前减速避免急转向。
-
安全应对措施
- 步行:穿防滑鞋,避开浮冰区域,缓步慢行。
- 驾驶:保持3倍车距,轻踩油门刹车,避免坡道停车,必要时加装防滑链。
雪后出行需格外警惕,尤其是气温波动大的时段。提前关注气象预警,调整出行计划,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