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掌握防火防爆常识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关键亮点包括隐患辨识、应急处置、日常预防措施和消防设备使用要点,以下是核心内容分述。
隐患辨识与规避
-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老化、过载问题,避免短路引发火灾。
- 禁止在密闭空间堆积易燃易爆物(如酒精、汽油),确保通风条件。
- 燃气设备使用后关闭阀门,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
- 高温设备远离可燃物,工业场所严格管控粉尘浓度。
- 公共场所观察安全出口位置,熟悉逃生路线图。
应急处置技巧
- 初期火灾可用灭火器扑救,牢记“提拔握压”操作步骤。
- 油锅起火时用锅盖隔绝氧气,严禁泼水灭火。
- 遇燃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勿开关电器或使用明火。
- 火势蔓延时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沿疏散标识逃生。
- 身上着火时原地打滚,切勿奔跑助长火势。
日常预防措施
- 家庭配备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定期更换电池。
- 教导儿童不玩火,打火机等危险品存放于高处。
- 电动车不进楼充电,电池老化及时更换。
- 节日祭祀远离草木区域,确保余火完全熄灭。
- 工厂车间禁止携带火种,静电防护装置需完好。
设备维护与检查
-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绿区,每年送检维修。
- 消防通道禁止堆放杂物,确保宽度≥1.2米。
- 防爆区域使用专用工具,避免金属碰撞火花。
- 定期清理油烟管道,积油厚度不超过0.5毫米。
- 仓库货物堆垛距离灯具≥0.5米,防止高温引燃。
教育与演练
- 企业每半年组织消防演练,员工掌握灭火分工。
- 家庭制定逃生计划,约定室外集合点。
- 学习心肺复苏术,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 熟记119火警电话,报警时说明地点、火势及人员情况。
- 公共场所留意消防栓位置,非紧急情况勿挪用设施。
防火防爆意识需融入日常细节,通过定期排查、规范操作和科学应对形成安全习惯。建议收藏本文要点,结合自身环境查漏补缺,关键时刻能将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