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工地临电需重点防范漏电、短路和雷击风险,核心措施包括:使用防水绝缘线缆、配电箱防雨加固、设备接地保护、限制电压等级(潮湿场所≤36V)、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及穿戴绝缘装备。
-
线缆与配电箱管理
电源线严禁使用裸导线或塑料线,避免沿地面敷设。配电箱必须密封防雨,内部元件完好无破损,严禁带电部分**。电缆接头需做防水处理,架空或埋地敷设时避开积水区域,并定期检查绝缘性能。 -
设备安全规范
机电设备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手持电动工具需安装合格漏电保护器。固定设备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置,移动设备电压不超过36V,特别潮湿环境(如金属管道内)电压需降至12V以下。 -
作业人员防护
电工操作时需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雷雨天气立即停止高空和露天作业,关闭非必要设备电源,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
防雷与环境监测
高大机械(如塔吊)需安装避雷针,接地电阻≤4Ω。雨季前全面检测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施工现场避免架设高压线,变压器应设围栏并远离作业区。 -
应急与日常维护
增加雨季巡检频次,重点排查线路老化、接头松动等问题。配电箱周围设排水设施,雨后及时清理积水。熔断器严禁用金属丝替代,失效的漏电保护器须立即更换。
总结:雨季临电安全依赖规范操作与主动防护,通过分级管控、技术加固和人员培训,可大幅降低触电和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