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计划书中的个人简介是展示创始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需突出行业经验、专业能力、创业动机和团队价值。这部分内容直接影响投资人对项目的信任度,应通过数据化成果和差异化优势强化说服力。以下是撰写要点:
-
职业背景聚焦
用时间轴形式呈现与创业项目直接相关的履历,例如:"5年智能硬件研发经验,主导3款产品从0到1落地,专利持有者"。避免罗列无关工作经历,重点展示解决行业痛点的实际案例。 -
能力标签可视化
采用"技术+资源+管理"三维度呈现,如:"供应链管理专家(优化某企业库存周转率40%)"、"区块链技术早期应用者(2018年起参与DeFi项目开发)"。量化指标比形容词更有冲击力。 -
创业故事人格化
通过真实场景传递动机,例如:"在非洲医疗援助时发现当地药品冷链断裂问题,触发创立智慧物流系统的决心"。注意保持专业性与共情力的平衡,避免过度煽情。 -
团队互补性声明
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不可替代性,可采用对比句式:"作为连续创业者补足团队实操短板,联合创始人王XX(某高校AI实验室主任)提供技术支持"。展现1+1>2的协作效应。 -
社会认同背书
选择性列举权威认证,如:"福布斯30Under30入选者"、"某行业协会特聘顾问",但需确保与项目强相关。初创项目可替换为行业大咖推荐语或客户见证。
定期更新简介内容,融资不同阶段侧重不同重点——种子期突出执行能力,成长期强调规模化经验。最后用行动号召收尾:"期待用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十年沉淀,与您共同解决电池回收行业标准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