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防范措施需从监测预警、风险管控、人员转移、应急准备四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监测预警与风险管控
-
强化监测预报
各部门需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风情变化,及时发布暴雨、雷雨大风等预警,尤其红色预警发布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
落实“叫应”机制
通过分镇、暴雨重现期预警等,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责任人,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的工作闭环。
-
重点区域排查
加强山洪隐患点、低洼易涝区、桥梁隧道等巡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涉水景区实施“五停”措施(停作业、停施工、停人员进出等)。
二、人员转移与避险
-
严格执行转移标准
遵循“三提前”“三必须”原则,风险隐患点强降雨时必须转移,险情发生或无法判断时也需转移,确保应转尽转。
-
避险场所选择
及时转移至山坡高地、坚固建筑内,避免在车内、高架桥等危险区域停留,雷电时蹲低身体并远离金属物体。
三、应急准备与处置
-
物资与力量储备
预置抢险装备和物资,优化“1618”救援指挥体系,确保快速响应;重点部位安排专业力量全天候值守。
-
行业专项防护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排查地基、防雷设施,确保电梯、游乐设施等安全;户外作业暂停,加固临时设施。
四、公众防护与宣传
-
安全行为规范
避免靠近广告牌、变压器等危险区域,雷电时关闭电器并远离门窗;行车遇积水路段减速通过,避免涉水。
-
宣传引导措施
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提前规划行程,主动避灾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