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防汛安全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科学避险”,重点包括暴雨预警识别、洪涝逃生技巧、居家避险准备及车辆涉水应对等关键措施。 掌握这些知识能有效降低灾害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
暴雨预警与灾害识别
根据降雨强度,暴雨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级,红色为最高等级(3小时降雨量≥100毫米)。汛期易伴随雷电、洪水、大风及地质灾害:雷电天气需远离高处和金属物;洪水来临时应向高地转移,利用门板等漂浮物逃生;大风天避开广告牌和临时建筑;山体滑坡需向两侧逃离,不可攀爬树木。 -
居家避险准备
关闭门窗并切断电源,提前疏通排水管道。储备速食食品、饮用水及应急物品(手电筒、哨子、救生衣)。若房屋可能被淹,应提前撤离至安全区域。贵重物品需防水密封或埋藏。 -
户外与车辆避险
步行时避开漩涡和电力设施,多人同行采用探路姿势。车辆涉水需低速行驶,熄火后立即撤离,不可重启发动机。若被困车内,用安全锤击碎侧窗边缘逃生。 -
灾后防疫要点
洪水退后需消毒环境,饮用煮沸水或瓶装水,避免食用被污染食物。及时处理垃圾和动物遗体,防蚊虫叮咬,出现发热等症状需就医。
未雨绸缪远胜于亡羊补牢。 定期关注气象预警,学习防汛知识,家庭和社区协同演练,方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