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需遵循统一指挥、科学施救、保障安全的原则,结合事故特征、应急组织、处置程序及注意事项制定。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事故特征
-
危险性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主要涉及泥岩、砂岩等易变形岩石的冒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
危害范围 :通常影响工作面、运输巷道、通风巷道等区域,需重点关注1101回采工作面、1103运输/回风顺槽掘进面等关键区域。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
组织形式 :以班组为单位建立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负责指挥和报告,成员协助实施救援。
-
职责分工 :
-
组长需快速评估事故情况并报告调度室,组织支护、包扎等初期处置;
-
成员需配合开展支护、扒矸救人等具体救援工作。
-
三、应急处置程序
-
报告与评估 :事故发生后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由指挥部分析矿井结构、确定救援方案。
-
现场处置 :
-
大面积冒顶时,先支护冒顶区域防止扩大,同时恢复通风或通过压风管供氧;
-
被埋人员救援前需确保巷道支护安全,优先使用排水设备处理积水。
-
四、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 :救援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安全帽等装备,避免二次伤害;
-
设备使用 :正确操作支护设备、通风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引发次生事故;
-
后期处理 :救援结束后需总结经验,分析事故原因,完善支护和监测措施。
五、附件与联动
方案需包含矿井内部联系电话、应急物资清单等附件,并明确与外部救援部门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