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五大区域电网是支撑中国电力供应的核心骨架,覆盖全国26个省份,分为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东北五大区域,各具特色且互联互补。华北电网以“西电东送”为主,华东电网输电能力国际领先,华中电网水火电灵活调配,西北电网是新能源外送主力,东北电网则承担“北电南送”重任。
- 华北电网:覆盖京津冀晋鲁,是典型的受端电网,50%电力依赖外送,尤其北京75%用电来自跨区输送。冀北电力与京津唐电网构成核心保障,夏季与华中电网互联,冬季则与东北电网协同。
- 华东电网:包含江浙沪皖闽,主通道输电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负荷密度高,依托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技术,保障长三角经济带能源需求。
- 华中电网:连接鄂湘赣豫,水电占比高(如三峡电站),丰枯季节特性显著,潮流方向多变,既是“西电东送”中转站,也是区域电力平衡枢纽。
- 西北电网:涵盖陕甘宁青新,风、光资源丰富,承担“沙戈荒”基地电力外送,通过特高压直流将清洁能源输往中东部,是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
- 东北电网:服务黑吉辽及蒙东,长链式结构易受稳定极限制约,冬季与华北互联缓解供电压力,未来需提升动态稳定能力以适应新能源并网。
五大区域电网通过特高压工程实现跨区互补,如夏季华北-华中联动、冬季华北-东北互济,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电网体系。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区域协同与新能源消纳能力将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