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道路人工清扫保洁的综合方案,结合了清扫频次、工具选择、时间安排及管理要求:
一、清扫频次与区域划分
-
频次划分
-
繁华商业街、交通要道:每日清扫或隔日清扫
-
偏僻道路、低流量区域:每周清扫1次
-
主次干道:每日至少2次普扫+1次保洁
-
其他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
区域划分
-
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各保洁员责任区域
-
特殊路段(如桥梁、隧道)单独划分管理
-
二、工具与设备
-
传统工具
-
扫帚、簸箕、铁锹、垃圾斗等基础清扫设备
-
人力三轮车用于垃圾收集转运
-
-
新型工具
-
高压水枪、扫地机器人等提高效率
-
电动三轮车进行快速巡回保洁
-
-
防护装备
- 口罩、手套、雨衣、雨鞋等保障作业安全
三、作业时间与规范
-
时间安排
-
清晨(6:30-10:30)和傍晚(13:30-17:30)为**时段
-
高峰期后重点清理人行道、车行道垃圾
-
-
作业标准
-
质量要求 :达到“六净六无二洁”
-
六净:路面、人行道、沟眼、边角、树穴、墙根净
-
六无:无烟头、果皮、砖瓦土石、污泥积水、绿化带垃圾、路上杂草
-
二洁:车辆工具、果皮箱外观整洁,可视范围内无散落垃圾
-
-
操作规范 :
-
机械清扫时速≤15公里/小时,避免扬尘
-
扫扫时注意风向,雨天减少泥浆飞溅
-
垃圾随车运走,禁止焚烧或乱堆乱放
-
-
四、管理措施
-
人员管理
-
实行“定人定段、定岗定责”原则
-
根据劳动定额配置人员,确保日产日清
-
-
设备维护
-
定期检查清扫车辆、工具的完好性
-
配备专业应急队伍处理突发事件(如暴雨、积雪)
-
-
质量监督
-
每日检查清扫质量,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
-
定期开展保洁员培训,提升作业规范意识
-
五、服务目标与评估
-
目标
-
保持道路无明显垃圾、积水、扬尘,提升城市形象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
-
评估
-
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考核
-
定期总结经验,优化清扫方案
-
以上方案需根据具体道路等级、气候条件及管理需求调整,建议结合机械化清扫与人工保洁互补,提升整体清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