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市场化改革加速、全球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三大特征。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为后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
市场化改革深化
90年代初期,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商品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决定。1992年***南巡讲话后,股份制改革在国有企业中推行,民营经济活力被进一步释放。到90年代末,95%以上的消费品和80%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已完全市场化。 -
对外开放扩大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成为标志性事件,外资准入领域持续拓宽。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进出口总额十年间增长4.6倍。2001年加入WTO的谈判进程在90年代末取得关键突破。 -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占比从1990年的32%升至2000年的39%,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开始兴起。乡镇企业崛起带动农村工业化,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趋于合理,电子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这段时期的发展既解决了商品短缺问题,又培育了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新经济要素,为21世纪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制度条件。当前数字经济转型中的许多模式创新,仍延续着90年代市场化与开放互动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