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方案的核心在于“全覆盖排查、标准化整治、常态化防控”,需重点聚焦消防设施维护、重点区域管理、师生培训演练三大环节,通过责任到人、清单化推进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
地毯式排查隐患:针对宿舍、食堂、实验室等高风险区域,检查消防通道畅通性、电气线路合规性、易燃物存放规范性,建立隐患台账并限期整改。例如宿舍严禁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实验室需分类存放危化品并配备专用灭火设备。
-
强化消防设施管理:按国家标准配置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定期维护消防栓、应急照明系统,确保微型消防站人员24小时值守。高层建筑需额外测试喷淋系统和防火分隔有效性。
-
分层级教育培训:教职工需掌握“三提示”(火灾风险、逃生路线、器材使用)和“一畅两会”(通道畅通、会灭火、会逃生),学生每学期至少4课时消防课,幼儿园通过游戏渗透安全常识。联合消防部门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
责任机制落地: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日巡查、月检查、节点专项查”制度。对整改不力者追责,并纳入平安校园考核。
提示:方案需结合季节特点(如冬季防火、夏季防雷)动态调整,利用数字化手段监控隐患整改闭环,同时通过家校联动扩大宣传覆盖面,构建“排查-整改-预防”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