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1.97万亿元(增长1.3%),支出28.46万亿元(增长3.6%),呈现“前低后高”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税收收入下降3.4%,但非税收入大幅增长25.4%;重点领域如社会保障、农林水、科技等支出增幅显著,体现财政对民生与创新的倾斜支持。
-
收入结构分化明显
税收受工业品价格下跌及政策减收影响,增值税、个税等主力税种下滑,但消费税、房产税等逆势增长。非税收入因盘活资产资源等措施拉动,成为增收关键。中央与地方收入分别增长0.9%和1.7%,地方财政韧性更强。 -
支出聚焦高质量发展
财政支出总量突破28万亿元,中央本级支出增速(6.5%)高于地方(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1万亿元,+5.6%)、农林水支出(2.7万亿元,+12.4%)、科技支出(1.15万亿元,+5.7%)等占比提升,凸显对民生保障与产业升级的投入。 -
土地财政承压与政策调整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12.2%,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锐减16%,反映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补充资金缺口,优化债务结构并支持基建投资。 -
紧平衡下的财政可持续性
通过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等措施平衡收支,全年赤字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化债方案与专项债管理机制优化,为地方财政腾挪空间。
2024年财政数据印证经济复苏与结构转型的并行,未来需持续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通过精准施策提升资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