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28.46万亿元,同比增长3.6%,民生领域占比超三分之一,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合计7.4万亿元,成为财政投入的核心方向。财政赤字率3%,通过发行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实现收支平衡与结构优化。
- 支出规模与结构:全年支出28.46万亿元,中央本级支出占比14.3%,地方支出占比85.7%。教育(4.21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4.21万亿元)支出占比最高,科技(1.15万亿元)、农林水(2.7万亿元)等领域增速显著。
- 重点领域投入:教育资金重点投向县域高中办学条件改善、职业教育及学生资助;社保就业支出通过667亿元就业补助资金和1500亿元企业稳岗返还,覆盖12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 债务与创新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至22个行业,资本金比例上限提至30%,并试点“自审自发”机制;12万亿元化债方案缓解地方风险,释放发展动能。
- 政策导向:财政政策强调“力度、效率、时机”,逆周期调节中加大民生、消费、新质生产力支持,如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科技攻关专项等。
2024年预算体现了“稳总量、优结构、保民生”的财政逻辑,未来需关注地方债务化解与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长期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