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方面,涵盖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实践成果及未来方向:
一、历史起点与重大决策
-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的起点,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
农村改革先行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对内改革序幕。
二、改革性质与目标
-
根本性变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非“细枝末节修补”,旨在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
三个有利于 :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衡量标准。
三、对外开放格局
-
经济特区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等首批特区,1988年海南建省,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层次格局。
-
吸收外资 :特区以市场调节为主,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
-
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
城市改革 :1984年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理论成果与实践意义
-
理论创新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
-
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结 :考点围绕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理论基础、实践成就及未来方向展开,需重点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经济特区建设、三个有利于标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