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因恶意做空被查处的人员主要包括操纵市场的资本大佬、内幕交易者及勾结境外势力的金融从业者,其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并受到法律严惩。以下是典型案例及分析:
-
管金生(327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因做空327国债期货失败,违规透支交易打压价格,导致市场崩盘。最终因行贿和滥用资金被判17年,成为中国证券业标志性案件。 -
黄光裕(国美电器实控人)
2008年,黄光裕利用内幕信息操纵中关村股票,非法获利超3亿元,被判14年并处罚金8亿元。其案例凸显上市公司实控人滥用权力的风险。 -
徐翔(私募“泽熙投资”创始人)
2015年股灾期间,徐翔通过虚假信息配合资金优势操纵股价,获利超10亿元,被判5年6个月并处罚金110亿元,成为私募领域反腐典型。 -
赵学军(嘉实基金原董事长)
2024年,赵学军被控勾结境外势力通过公募基金做空A股,涉及跨国利益输送和国家安全问题,成为近年金融反腐中级别最高的案例之一。 -
中信证券高管集体涉案(2015年股灾)
包括程博明、徐刚在内的多名中信证券高管因与境外资本合谋高频交易、虚假申报打压股价被查,暴露“救市内鬼”网络。 -
外资机构伊世顿公司
2017年,该公司非法接入中金所系统操纵股指期货,获利3.89亿元,被罚没6.89亿元,显示监管对技术性做空的打击力度。
总结:恶意做空者通常利用资金优势、内幕信息或规则漏洞牟利,近年监管更注重跨境违规与科技手段犯罪。投资者需警惕异常市场波动,远离操纵嫌疑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