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香港第一个大收购:置地公司对牛奶公司的收购战
1972年,香港商界发生了一次震动市场的大收购事件,即怡和洋行下属的置地公司对华资牛奶公司的收购战。这场收购战在当时的香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成为香港收购史上的经典之作。
收购双方背景
- 置地公司:作为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怡和洋行的下属公司,置地公司在当时的香港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撼山易,撼置地难”。
- 牛奶公司:作为一家华资企业,牛奶公司在当时的香港也有着不俗的实力和影响力。
收购过程
- 收购提议:1972年10月31日,置地公司突然在报章上刊登全版广告,以每两股置地股票交换一股牛奶股票的条件,向牛奶公司提出全面收购。
- 市场反应:收购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剧烈。置地和牛奶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大幅波动。牛奶公司的股价从135港元飙升至137港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也从94港元上涨至95港元。
- 应对措施:面对置地公司的收购提议,牛奶公司聘请了投行机构罗富齐父子(伦敦)公司进行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提出10送50转50的刺激股价方案。
- 广告战:双方在报章上展开了激烈的广告战,争夺股东的支持。
- 收购完成:最终,置地公司成功完成了对牛奶公司的收购,成为香港收购史上的经典案例。
收购影响
- 市场影响:这场收购战对当时的香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也让人们看到了收购战的残酷和激烈。
- 监管影响:由于当时监管法规不完善,整个收购过程监管部门没有参与,这也促使了后来香港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
- 商业影响:这场收购战也让人们看到了商业竞争的残酷性和企业并购的重要性,对后来的香港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1972年香港第一个大收购,置地公司对牛奶公司的收购战,作为香港收购史上的经典案例,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市场波动,也对后来的香港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企业并购是重要的,而完善的监管制度是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