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的监督机制,核心作用在于规范财税秩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定义与法律依据
财政收支审计依据《宪法》和《审计法》开展,覆盖预算内收支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等),确保政府经济活动合规透明。 -
审计内容与范围
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决算审计及预算外资金审计,重点核查预算编制科学性、收入完整性、支出合规性,以及结余资金与结转资金的合理划分。 -
核心意义
通过揭露财政管理问题(如虚列支出、截留收入),促进政策优化和预算约束,保障公共资金高效使用;同时推动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经济秩序稳定。 -
典型方法
采用复算法、比率分析等技术验证数据真实性,结合延伸审计(如抽查重点单位)确保监督深度,并关注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关键环节的规范性。
财政收支审计是政府治理的“经济体检”,通过常态化监督为财政健康运行提供保障,公众可通过审计结果公开了解政府履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