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财务收支审计:
- 收入审计: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 支出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费支出、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是否符合预算和相关财务制度,是否存在违规支出或浪费现象。
-
资产负债审计:
- 资产审计:核实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是否真实存在、权属清晰,是否得到妥善管理和有效利用。
- 负债审计: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负债项目是否真实、准确,是否按时偿还。
-
预算执行审计:
- 预算编制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的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
- 预算执行审计:监督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是否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等问题。
-
内部控制审计:
- 制度建设审计: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 执行有效性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管理漏洞或风险隐患。
-
绩效评价审计:
- 经济性审计: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是否经济高效,是否存在浪费或低效现象。
- 效率性审计:衡量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成果与资源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 效果性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政策措施和项目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以上重点内容的审查,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