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财政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
定义与法律依据
财政审计由审计机关依据《宪法》《审计法》等法律实施,主要监督政府公共财政收支(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合规性。
-
审计对象
-
预算内资金 :纳入《预算法》管理的收入和支出。
-
预算外资金 :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资产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府债务资金等未纳入预算的财政资金。
-
-
核心内容
-
真实性 :核实财政收支是否真实发生,有无虚报、瞒报。
-
合法性 :检查收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
效益性 :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
特点
-
宏观性 :关注财政政策执行、财政体制协调及宏观经济影响。
-
整体性 :覆盖政府所有财政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
-
政策性 :通过审查政策实施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
-
目的与意义
确保财政资金依法合规使用,提升财政管理法制化水平,促进政策落实和宏观调控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