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惠农一卡通自查自纠报告是一项旨在提升财政补贴资金发放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的重要工作,其关键在于清查和整改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下是报告的核心内容和重点:
一、政策落实与执行问题
- 政策文件未纳入“一卡通”系统发放:部分直接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未按规定纳入“一卡通”系统,导致资金发放不及时、不精准。
- 发放流程不规范:未按规定流程发放资金,政策宣传和分配结果公示公开不到位,群众对相关政策及分配情况不知情。
- 资金管理台账缺失:业务主管部门和村委会未建立“一卡通”资金管理台账,未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和监督责任。
二、信息录入与发放不规范
- 基础数据采集不精准:相关部门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资料不齐全、信息错误等问题。
- 信息更新不及时:补贴对象身份信息未及时更新,导致发放对象不准确。
- 录入不规范:信息录入存在错误,影响资金发放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资金发放中的“微贪腐”问题
- 违规操作:部分人员利用职权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截留、挪用、虚报冒领财政补贴资金。
- 超范围发放:未严格按照政策文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发放补贴资金,导致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享受了补贴。
- 违规抵扣费用: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抵扣群众应交的各种费用,损害群众利益。
四、整改措施与建议
-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确保所有直接到人到户的补贴资金纳入“一卡通”系统,并按规定流程发放。
- 加强信息公开:通过公示公开政策文件、分配结果等信息,提高群众对补贴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
- 强化监督责任:建立完善的管理台账,明确各部门的审核审批和监督责任,确保资金发放合规。
- 优化数据管理:加强基础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更新补贴对象信息,确保发放对象精准。
-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震慑力。
总结
惠民惠农一卡通自查自纠报告的落实,不仅能提升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需持续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能精准落实到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