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江苏各市GDP数据出炉,苏州以6095.68亿元稳居榜首,淮安以7.0%增速领跑全省!全省13个设区市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呈现“总量稳增、增速分化”的特点,其中8市增速超过全省平均线(5.9%),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从经济规模看,苏州作为全省经济“压舱石”,占全省总量近五分之一,其工业升级成效显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比达36.9%,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等新兴产业产量增速超60%。南京、无锡分别以4718.70亿元和3789.21亿元位列第二、第三,南通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常州、徐州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苏北城市表现亮眼,徐州成为该区域唯一GDP超2000亿的城市,盐城、扬州等增速均超6%。
从增长动能看,淮安凭借工业投资(增长19.6%)和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64.6%)双轮驱动,连续两年增速居首。宿迁、扬州分别以6.6%和6.2%的增速跻身前三,常州、盐城等传统工业城市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老树发新芽”。相比之下,部分城市增速略低于全省平均,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江苏各市经济呈现“头部引领、梯队协同”的格局。建议关注苏州的产业升级路径、淮安的“超车”模式,以及苏北城市的潜力释放,这些均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鲜活样本。未来各市需结合自身优势,在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中寻找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