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乱收费问题主要由交通运输部门监管,同时可向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等多渠道投诉**。遇到隐性收费、二次收费等乱象时,学员需保存证据、明确合同条款,并及时举报或起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
交通运输部门是核心监管部门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驾校需公示收费标准并签订培训合同。若存在乱收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责令整改、停业整顿甚至通报批评。学员可直接向当地运管处或交通执法大队投诉,要求介入调查。 -
市场监管与物价部门协同处理
若驾校收费涉嫌价格欺诈或违反《价格法》,市场监管部门有权查处。例如,未明码标价、强制消费等行为,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物价部门将核查并责令退款。 -
消费者协会提供**支持
消协可协助调解纠纷,尤其针对合同模糊、服务缩水等问题。学员可提交缴费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消协会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 -
司法途径是终极**手段
若协商和投诉无果,学员可依据《民法典》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驾校违约或欺诈。法院判决后,驾校需退还多收费用并可能承担赔偿。
总结:驾校乱收费并非投诉无门,关键在于留存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并灵活运用行政投诉与司法途径。选择驾校前务必核实资质与收费标准,从源头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