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中国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而设立的重要节日,其核心意义在于 凝聚全民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 应对复杂安全挑战 。
-
法律依据与设立背景
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明确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复杂形势。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网络等16大领域,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
公民责任与行动指南
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法定义务,包括遵守保密规定、举报危害行为(如拨打12339)、警惕境外渗透等。日常中需防范可疑人员搜集信息、**煽动性言论,并主动学习安全知识。 -
社会价值与长期影响
通过集中宣传教育,该节日强化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共识,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生根。十年来,公众对安全风险的辨识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群防群治的社会防线。
国家安全如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窒息。从点滴行动做起,共筑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