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交通安全日是第12次举办。该节日自2012年设立以来,每年12月2日如期举行,旨在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推动文明交通的发展。
1. 设立背景与首次举办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源于2012年国务院的批复,将每年的12月2日定为“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日期的选择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谐音,便于公众记忆和宣传。
首次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于2012年12月2日启动,主题为“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倡导全民关注交通安全,提升社会对道路安全的重视。
2. 历年主题与活动亮点
自设立以来,全国交通安全日每年围绕不同主题展开活动,如“摒弃交通陋习”“尊法守规明礼”“知危险会避险”等,涵盖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公德意识的多方面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启动仪式、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志愿者服务、媒体宣传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参与热情,推动文明交通新风尚的形成。
3. 社会影响与意义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不仅提升了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还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全民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文明交通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总结
全国交通安全日至今已举办12次,这一节日的持续开展,彰显了国家对道路安全的重视,也推动了全民安全文明出行理念的普及。未来,全国交通安全日将继续以多样化的形式,深化公众对交通安全的认识,为构建安全、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