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公开表示,对华芯片出口管制“不等于遏制中国发展”,强调美国仅针对“最敏感技术”实施“小院高墙”策略,而中国仍可获取绝大多数芯片。 这一表态折射出美国在科技竞争中的矛盾立场:既试图维护国家安全优势,又难以完全阻断中国自主创新步伐。
-
“小院高墙”策略的核心逻辑
布林肯称美国仅在极小范围内限制高端芯片出口,目的是防止技术被“用于威胁美国安全”。例如,智能手机芯片等民用领域未受全面封锁,但涉及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的芯片受到严格管控。此举试图在“技术脱钩”与“经济合作”间寻找平衡。 -
中国应对与自主创新加速
面对管制,中国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例如通过第五代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技术突破芯片设计瓶颈。华为、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通过联合国内产业链,推动国产替代进程,部分领域已实现从“受限”到“自给”的转变。 -
全球供应链与竞争格局重塑
美国的管制措施虽短期内冲击中国部分产业,但也迫使全球芯片供应链重组。欧盟、日韩等经济体在技术合作上与中国加强互动,美国半导体企业则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面临营收压力,凸显科技博弈的复杂性。
布林肯的言论揭示了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局限性——中国通过创新与多边合作正逐步突破封锁,而全球科技产业的分化与重组或将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