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全月”活动始于1980年,最初每年5月举办,后历经“安全生产周”调整,最终于2002年确立6月为“安全生产月”并延续至今。
-
1980年首次设立“全国安全月”
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4月正式建立“安全月”制度,同年5月启动首届活动,旨在通过全民宣传教育、安全检查等提升安全意识。 -
1985年暂停全国性活动
连续举办5年后,1985年调整为各地区自主开展,全国性“安全月”暂告段落,但地方性安全宣传仍持续。 -
1991年转型“安全生产周”
为应对事故高发问题,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每年5月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活动,主题聚焦安全责任与职工意识提升,持续至2001年。 -
2002年重启并更名“安全生产月”
将“安全生产周”升级为“安全生产月”,时间调整至6月,同步启动“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形成“一月一行”的常态化机制。
总结:从1980年探索到2002年定型,“安全生产月”的演变反映了国家对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化。今年(2025年)已是第24个“安全生产月”,持续强化全民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