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固定在每年6月举行,2025年将开展第24届,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一活动由国家多部门联合推动,旨在通过集中宣传、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历史沿革与调整
安全生产月最初于1980年设立,最初在5月开展,后因政策调整于2002年改为6月并延续至今。这一调整扩大了活动覆盖面,强化了夏季事故高发期的安全防范。 -
核心内容与形式
活动包含四大重点:责任落实宣传、隐患治理攻坚、全民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例如2025年将组织“安全隐患随手拍”“应急演练进社区”等互动项目,结合数字化工具提升参与度。 -
社会协同与创新
企业、社区和公众共同参与,如企业开展“五带头”责任落实,家庭进行安全自查。近年还引入AI、无人机等技术辅助隐患排查,推动科技与安全融合。 -
国际对比与特色
不同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类似活动,中国安全生产月更强调政府主导的多部门联动,并配套“安全生产万里行”等长期行动,形成长效机制。
提示:6月16日“安全宣传咨询日”是活动高潮,各地会开放专家咨询和体验项目,建议关注本地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参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