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少子是什么意思

​古代“少子”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家庭中最小的儿子,属于传统宗法制度下的特定称谓;二是形容子孙后代数量稀少,反映人口繁衍不足的社会现象。​​ 这一概念既渗透于古代家庭伦理,也暗含对人口结构的深层忧虑。

  1. ​宗法制度中的身份标识​
    古代文献如《战国策》《史记》多次提及“少子”指代幼子,例如汉高祖刘邦的幼子刘长被称为“淮南厉王”。这种用法强调长幼有序的家族等级,最小儿子往往在继承权、责任分配上具有特殊性。清代《聊斋志异》中“遣少子归”的记载,更凸显其作为家庭成员的特定角色。

  2. ​人口危机的代名词​
    农耕社会推崇“多子多福”,而“少子”则被赋予消极色彩,形容家族或国家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汉代《列女传》中“愿与少子俱脱”的典故,暗示子孙稀少可能关联家族衰败。宋代因土地税负过重导致民间“杀婴避税”,进一步强化了“少子”与社会经济压力的关联。

  3. ​现代视角的延伸思考​
    尽管古代“少子”多指向家庭结构,但其反映的人口问题与当代少子化危机存在共性。历史证明,经济压力(如宋代苛税)、文化观念(如宗法制度)均可能抑制生育意愿,这种跨时代的规律值得在分析当前人口政策时借鉴。

理解“少子”的古今之义,既能窥见传统社会的家族伦理,也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历史参照。无论是家庭的小单元还是国家的大格局,人口兴衰始终是文明延续的核心命题。

本文《古代少子是什么意思》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32712.html

相关推荐

pn结的多子少子是啥

​​PN结的“多子”和“少子”是半导体中载流子分布的两种类型,分别指在P型或N型区域内占主导地位的载流子(多子)和数量极少的载流子(少子)。​ ​ ​​P型半导体的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这种差异是PN结单向导电性和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的核心基础。 ​​多子与少子的形成机制​ ​ P型半导体通过掺入硼等三价元素,产生大量可移动的空穴(多子)

2025-05-11 人工智能

少子是第几个儿子

在家庭称谓中,“少子”通常指最小的儿子 ,即排行最末的儿子,也可泛指年幼的儿子。这一概念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用于区分长幼次序或强调年龄最小。 明确排行定义 “少子”专指家庭中出生顺序最后的儿子,如《战国策》记载的“少子之齐”,即明确将幼子与其他兄弟区分。 泛称年幼之子 部分语境中,“少子”不严格限定为最末子,而是形容年龄较小的儿子,如汉代《列女传》中“愿与少子俱脱”,侧重表达对幼子的怜爱。

2025-05-11 人工智能

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

在p型半导体中,多子(多数载流子)是空穴(Holes)。 p型半导体是指通过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中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铝或镓)形成的。这些三价元素的原子在替代半导体晶格中的四价元素原子时,会引入一个空位,这个空位被称为空穴。空穴可以接受电子,从而在半导体中产生一个正电荷的载流子,即空穴。 空穴的形成 三价元素的引入 :在p型半导体的制造过程中,通过掺入三价元素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的多子为

n型半导体的多子为自由电子 ,这是由于在n型半导体中,通过掺杂五价元素(如磷、砷或锑)引入了额外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成为主要的载流子。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释: 1.掺杂过程: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中,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通过掺杂五价元素,这些元素的外层有五个价电子,其中四个与周围的半导体原子形成共价键,剩余的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电子,这一结论在权威资料中得到明确支持。以下是具体分析: 多子定义 多子指半导体中浓度最多的载流子。在N型半导体中,通过向四价元素(如硅)掺入五价元素(如磷、砷),形成共价键时多出一个自由电子,因此电子成为多数载流子。 电荷特性 由于电子带负电,N型半导体整体呈电中性(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多子(电子)的浓度直接影响导电性能,掺杂量越高,导电性越强。 与P型半导体的对比

2025-05-11 人工智能

p型半导体多子是什么少子是什么

‌P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 在掺杂过程中,通过引入受主杂质(如硼或铝),P型半导体中会产生大量空穴作为导电的主要载流子,而电子则成为数量较少的次要载流子。 ‌多数载流子(空穴)的形成 ‌ P型半导体的核心导电机制依赖于空穴。当受主杂质(如三价元素)掺入本征半导体(如硅)时,杂质原子会提供一个空位(即空穴),吸引邻近的电子填补,从而形成可移动的空穴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多子和少子分别是什么

​​在N型半导体中,多子是自由电子,少子是空穴。​ ​ 这是由于掺杂五价元素(如磷)后,杂质原子释放的额外电子成为主导载流子,而空穴因复合效应浓度极低。多子浓度由掺杂量决定,少子则受温度显著影响,两者共同决定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与器件性能。 N型半导体的多子(自由电子)通过掺杂五价元素形成。每个磷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使电子浓度远高于本征半导体的热激发水平。这种高浓度电子成为导电主力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是掺杂什么

N型半导体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杂五价元素(如磷、砷、锑等)形成的,这些元素提供了额外的自由电子,从而显著提高其导电性能。 1. 掺杂元素的作用 掺杂的五价元素(如磷、砷、锑)在半导体晶格中替代硅或锗原子,形成额外的自由电子。由于这些元素的外层电子数比半导体材料多一个,它们会释放一个电子成为正离子,而释放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增强材料的导电性。 2. 掺杂元素的选择 选择磷、砷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为什么叫n型呢

负电荷载流子多 N型半导体得名于其载流子性质,具体原因如下: 载流子类型与浓度 N型半导体是通过向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中掺杂五价元素(如磷、砷)形成的。这些五价元素取代了半导体中的四价原子(如硅),并在晶格中提供额外的电子。由于电子带有负电荷,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浓度显著高于空穴浓度。 导电机制 在N型半导体中,导电性主要由自由电子主导。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实现导电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是啥

​​n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其导电性能主要由掺杂的Ⅴ族元素(如磷、砷)提供的多余电子决定。这类半导体中电子浓度远高于空穴,形成以电子为主导的电流传输机制,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器件。 n型半导体的核心特性源于掺杂过程。当硅或锗等本征半导体掺入Ⅴ族元素时,杂质原子替代晶格位置并释放一个自由电子,显著提升导带电子浓度。这些电子成为“多子”,而热激发产生的空穴则为“少子”。例如

2025-05-11 人工智能

半导体的多子和少子

‌半导体中的多子与少子是指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分别由掺杂决定:N型半导体中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 ‌ 两者的浓度差异直接影响半导体的导电性和器件性能。 ‌多子的主导作用 ‌ 多子浓度通常比本征载流子高数个数量级,例如N型硅中电子浓度可达10¹⁶/cm³,而本征浓度仅10¹⁰/cm³。这种高浓度使多子成为电流的主要载体,决定了半导体的低电阻特性

2025-05-11 人工智能

p型半导体少数载流子是啥

自由电子 P型半导体中的少数载流子是 自由电子 。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载流子概念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是参与导电的粒子,分为两种类型: 多数载流子 :在半导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载流子 少数载流子 :在半导体中浓度较少的载流子 二、P型半导体载流子分布 组成与掺杂 P型半导体是通过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如硼)形成的,三价元素取代硅原子后,晶格中的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形成空穴。

2025-05-11 人工智能

p型n型半导体怎么区别

p型和n型半导体的核心区别在于掺杂元素和多数载流子类型:p型半导体通过掺入三价元素(如硼)形成空穴主导导电,而n型半导体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以自由电子为主要载流子。 掺杂元素不同 p型半导体通常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铝),这类元素外层仅有3个电子,与硅/锗原子结合时会形成“空穴”;n型半导体则掺入五价元素(如磷、砷),多余的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增强导电性。 多数载流子差异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多子是什么少子是什么

电子 空穴 N型半导体中, 多子是自由电子 , 少子是空穴 。具体说明如下: 多子(多数载流子) 在N型半导体中,通过掺杂五价元素(如磷、砷等)引入了大量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在导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被称为多数载流子。 少子(少数载流子) 相比之下,N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较少,仅占少数,因此被称为少数载流子。 总结 :N型半导体的导电性主要由自由电子决定,而空穴作为少数载流子对导电贡献较小

2025-05-11 人工智能

p型半导体中 多数载流子是

空穴 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具体说明如下: 载流子类型 P型半导体是通过向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三价元素(如硼、铝)形成的。这些杂质原子会取代晶格中的部分硅原子,形成“空穴”(即缺少电子的位置)。 多数与少数载流子 多数载流子 :空穴(因掺杂元素多于电子) 少数载流子 :自由电子(由杂质原子吸引的电子) 电学特性 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P型半导体整体呈正电性。 总结

2025-05-11 人工智能

在p型半导体中多子是

在p型半导体中,多子是空穴 ,这是由于掺入了三价元素如硼、铝等杂质原子,这些杂质原子提供了额外的空穴,使得空穴成为多数载流子,而自由电子则为少数载流子。这一特性决定了p型半导体在电场作用下主要依靠空穴进行导电。 了解p型半导体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当纯净的硅或锗晶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原子时,这些杂质原子会取代晶格中的部分四价硅或锗原子,从而形成一个缺少电子的“空位”,即空穴

2025-05-11 人工智能

中微子真实照片

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小且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粒子,因其难以被探测,被称为“幽灵粒子”。尽管科学家至今未能直接拍摄到中微子的真实照片,但通过实验装置,我们能够间接观测到它们的存在与特性。例如,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通过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捕捉中微子与探测器物质的弱相互作用,从而研究其性质。 中微子的基本特性 不带电 :中微子是一种电中性粒子,不会受到电磁力的影响。 质量极小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中多子是

​​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多子)是自由电子​ ​。这是由于掺杂五价元素(如磷、砷)后,杂质原子提供的额外电子成为导电主力,​​显著提升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而空穴仅作为少数载流子存在。 ​​自由电子的来源​ ​ N型半导体通过掺入五价元素(施主杂质)形成,每个杂质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在室温下即可挣脱原子核束缚,成为多子。本征激发产生的少量电子-空穴对进一步补充自由电子数量

2025-05-11 人工智能

n型半导体少子是什么

​​在N型半导体中,少子(少数载流子)是指空穴​ ​。尽管N型半导体的导电主要由自由电子(多子)主导,但空穴作为少子对器件性能有重要影响,尤其在温度变化或光电转换过程中表现显著。​​少子浓度由本征激发决定,受温度影响大,且直接影响双极型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 ​。 N型半导体的少子特性可通过以下关键点深入理解: ​​定义与形成机制​ ​ N型半导体通过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产生多余自由电子

2025-05-11 人工智能

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

空穴 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 空穴 。以下是具体分析: 多子定义 多子指半导体中浓度最多的载流子类型。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因此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多子)。 形成机制 P型半导体是通过向纯净硅中掺入三价元素(如硼)形成的。这些杂质原子会取代硅原子,形成“空穴”(即价带中的电子被挤出),从而增加空穴浓度。 与少子的区别 多子(空穴) :P型半导体中浓度最多的载流子

2025-05-11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