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50项护理技术标准主要涵盖基础操作规范、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急救技能等核心领域,具体如下:
一、基础操作规范
-
手卫生
- 包括一般洗手(六步法)和外科手消毒,强调流动水冲洗、彻底擦干及避免再污染。
-
无菌技术
- 涉及无菌持物钳使用、无菌敷料传递等,需保持前臂下1/3无菌。
-
静脉穿刺与输液
- 静脉留置针使用、输液泵/微量泵操作、密闭式输液/输血技术,需规范穿刺角度和穿刺后护理。
二、生命体征与监护
-
生命体征监测
- 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测量,需使用标准设备并定期记录。
-
心电监护
- 操作要点为电极正确放置、数据实时记录及异常报警处理。
三、急救与重症护理
-
心肺复苏(CPR)
- 包含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30:2)及复苏后评估。
-
吸痰与气管护理
- 经气管插管/切开吸痰需严格无菌操作,鼻饲、胃管护理需防止误吸。
四、专科护理技术
-
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
- 涉及置管前评估、穿刺技巧及术后维护,需定期更换敷料。
-
压疮预防与护理
- 通过定期翻身、皮肤评估及减压措施,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五、其他关键操作
-
血糖监测
- 使用标准血糖仪,规范采血部位及结果记录。
-
患者转运与约束
- 转运时保持气道通畅,约束需遵循伦理规范并定期评估。
总结 :以上标准均基于权威医学教育平台及临床实践,强调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及患者中心理念。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场景调整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