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带隙半导体(如GaAs、InP)的导带底和价带顶在k空间同一位置,电子跃迁时动量守恒、发光效率高,是光电器件的理想材料;间接带隙半导体(如Si、Ge)因跃迁需改变动量,发光效率低,但加工成熟度高,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
物理特性差异
直接带隙半导体的电子跃迁为“竖直跃迁”,能量几乎全部以光形式释放,适合激光器、LED等发光器件;间接带隙半导体需声子参与动量补偿,能量转化为热能,发光效率不足1%。 -
应用场景对比
直接带隙材料(GaN、SiC)因耐高压、高频特性,主导新能源汽车、5G通信的高功率器件;间接带隙材料(Si)凭借低成本、高稳定性,仍是芯片制造的主流选择。 -
发展趋势
第三代半导体(GaN、SiC)结合直接带隙与宽带隙优势,推动光伏储能和国防技术革新;硅基技术通过量子结构设计(如量子点)部分弥补间接带隙缺陷,拓展光电集成可能性。
理解两者差异可优化器件选型——高效发光需直接带隙,复杂电路依赖间接带隙的成熟工艺,未来材料创新将进一步打破性能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