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古诗三首》怎么提问题

《古诗三首》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包括《出塞》《芙蓉楼送辛渐》《夏日绝句》三首古诗。这些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非常适合用来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以下是针对这篇课文提出问题的具体方法:

1. 从诗歌主题入手

每首古诗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出塞》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芙蓉楼送辛渐》则抒发了离别之情,《夏日绝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围绕这些主题,学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出塞》中,诗人希望朝廷如何平息边塞战争?
  • 《芙蓉楼送辛渐》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
  • 《夏日绝句》中,诗人为什么称赞项羽为英雄?

2. 关注诗歌意象

意象是古诗中重要的表达手法。《出塞》中的“阴山”象征着边塞的险峻,《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芙蓉楼”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夏日绝句》中的“乌江”则承载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学生可以提问:

  • 《出塞》中,“阴山”为什么能体现边关的险要?
  • 《芙蓉楼送辛渐》中,“芙蓉楼”在诗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 《夏日绝句》中,为什么诗人用“乌江”来象征项羽的悲剧?

3. 探讨诗歌情感

古诗通过情感表达打动人心。《出塞》中蕴含着对将士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芙蓉楼送辛渐》流露出离别的悲伤,《夏日绝句》则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学生可以思考:

  • 《出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
  • 《芙蓉楼送辛渐》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诗句表达离别之情的?
  • 《夏日绝句》中,诗人对项羽的敬仰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

4.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古诗的语言精炼且富有音乐美。《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简洁有力,《芙蓉楼送辛渐》的“寒雨连江夜入吴”意境深远,《夏日绝句》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充满力量。学生可以提问:

  • 《出塞》中,“龙城飞将”这一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 《芙蓉楼送辛渐》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如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这句话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总结与提示

通过从主题、意象、情感和语言特点等方面提问,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古诗三首》的内涵,还能提升对古诗鉴赏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

本文《21课《古诗三首》怎么提问题》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48391.html

相关推荐

古诗词默写题库

**古诗词默写题库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能高效提升名句积累和文学素养,尤其适合中高考备考。**通过系统练习,学生可快速掌握高频考点,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望》等经典名篇,同时强化对四季、思乡、送别等主题诗句的敏感度。 精选高频名句 题库需涵盖教材和考试常见篇目,如“沉舟侧畔千帆过”“感时花溅泪”等易错句,结合上下文语境默写,避免机械记忆。 分类主题训练 按季节、情感、景物等主题归类

2025-05-11 高考

古诗字谜100个及答案

很抱歉,目前无法提供完整的100个古诗字谜及答案。根据现有资料,可参考以下经典谜语及解析: 绿卡 答案: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绿色象征春天,“卡”指无法通过,诗句出自王之涣《凉州词》。 热恋中的情侣 答案:相看两不厌 解析: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形容情侣亲密无间。 此生不为草莽 答案:我辈岂是蓬蒿人 解析:出自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表达不甘平庸的志向。 销声匿迹 答案:千山鸟飞绝 解析

2025-05-11 高考

古诗文万能答题模板

​​古诗文万能答题模板是应对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题的实用工具,通过总结常见题型和答题规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答题技巧,提升得分效率。​ ​ 其核心在于​​结构化思维​ ​,将抽象的情感、意境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同时兼顾​​语言规范性和逻辑性​ ​,避免因表述模糊而失分。 ​​意境分析模板​ ​ 针对“描绘画面/表达情感”类题型,采用“画面+氛围+情感”三步法。例如

2025-05-11 高考

古诗文试卷题目及答案

​​古诗文试卷题目及答案涵盖填空、选择、连线等多种题型,关键亮点在于经典诗句的准确表述和名句与作者的对应。​ ​ 填空题考查基础记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要求填写诗句后半句。 选择题聚焦易错字辨析,如“直挂云帆济沧海”“悠然见南山”“浅草才能没马蹄”等,需区分正确表述与常见误记。 连线题匹配诗句与作者,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

2025-05-11 高考

赏析题的答题模板

赏析题的答题模板需结合具体题型和诗歌内容,以下是综合整理的答题框架及示例: 一、修辞手法赏析 比喻 例:《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霜,营造清冷孤寂的意境。 模板:指出比喻词(如“明月”“霜”),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说明对情感或意境的强化作用。 拟人 例:《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将“寒江雪”拟人化,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

2025-05-11 高考

古诗考点和答题技巧

古诗考点和答题技巧是语文考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以下从古诗考点概述、答题技巧详解和总结提示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古诗考点概述 古诗考点主要围绕诗歌的形象、主题、手法展开,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常见题型包括: 形象鉴赏 :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及其特点。 主题挖掘 :挖掘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手法鉴赏 :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二、答题技巧详解 1. 形象鉴赏

2025-05-11 高考

散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散文考点及答题技巧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要点: 一、核心考点 形散神不散 形 :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可灵活组合人物、事件、景物等元素。 神 :立意高远,主题集中,通过细节描写或象征手法传递深层内涵。 分类与体裁 叙事散文 :以时间为线索,如《背影》《藤野先生》。 抒情散文 :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如《春》《白杨礼赞》。 写景状物散文 :注重景物特征与情感烘托,如《紫藤萝瀑布》。

2025-05-11 高考

古诗答题技巧归纳

古诗答题技巧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要点,结合意象分析、人物形象、景物意境及语言特色展开: 一、意象与意境分析 核心方法 :通过意象组合构建意境,需同时描绘图景、概括氛围并分析情感。例如分析《春晓》时,需描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画面,概括“春意盎然”的氛围,并说明“鸟鸣”如何烘托诗人闲适之情。 答题步骤 :① 描述主要景物,忠实原诗并适当联想;② 概括氛围特点(如孤寂、明净);③

2025-05-11 高考

诗歌题型及答题格式

​​诗歌题型及答题格式是语文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常见题型及对应答题格式能有效提升解题效率和得分率,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 意境类:先描绘画面,要忠于原诗且语言优美,概括出氛围,接着分析思想感情,最后点出境界特点。比如,要求描绘王维《山居秋暝》的画面,可先写“描绘了一幅初秋薄暮、幽静闲适的山村图景。山雨初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洒落下来,清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淌,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

2025-05-11 高考

散文的考点及答题模板

​​散文阅读的考点及答题模板解析:掌握核心技巧,高效应对考试!​ ​ ​​关键亮点​ ​:散文阅读需抓住​​“形散神聚”​ ​特点,从​​线索、情感、语言、结构​ ​四维度切入;答题时遵循​​“揭示手法+结合作品+指出效果”​ ​模板,结合术语精准表述。 ​​理解散文的核心考点​ ​ 散文考点集中在​​词语含义、线索作用、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等方面。例如,分析线索需从​​标题、时空变化

2025-05-11 高考

古诗文鉴赏题目及答案

以下是古诗文鉴赏题目及答案的整理,涵盖不同朝代诗人的作品分析: 一、王冕《墨梅》 题目 :墨梅的特点及诗人思想品格 答案 : 特点 :花色淡墨,花香清芬,以水墨画梅花为特色。 品格 :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体现高洁志趣。 二、杜甫《登高》 题目 :作者及诗句出处 答案 : 作者 :杜甫 诗句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登高》) 三

2025-05-11 高考

诗词大会题库500题及答案

​​《诗词大会题库500题及答案》精选中小学经典诗词,涵盖九宫格、名句找茬、诗词接龙等8大题型,涵盖家国情怀、自然景物、人文哲思等主题,适合从儿童到成人的多层次学习需求。​ ​ 诗词大会题库500题及答案的题型设计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包括九宫格识诗、名句填空、诗词接龙等互动方式,从《诗经》到近现代作品均包含在内,重点覆盖《中国诗词大会》重点考察范围。例如,“煮豆燃豆萁

2025-05-11 高考

古诗知识点题库

​​古诗知识点题库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技巧、作者背景、意象分析等核心内容的资源库,其核心价值在于​ ​高效梳理考点、精准提升答题能力​​,尤其适合中高考备考及文学爱好者深度学习。​ ​高质量的古诗题库需具备权威出处、分类清晰、解析详尽三大亮点​**​,同时符合Google EEAT标准(经验性、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确保内容真实可靠且实用性强。 ​​权威内容与专业解析​ ​

2025-05-11 高考

古诗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

整理出以下古诗谜语及答案,涵盖不同朝代和主题: 一、自然现象类 谜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谜底 :风 出处 :李峤《风》 谜面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谜底 :浪 出处 :李峤《风》 二、人物与情感类 谜面 :晓镜但愁云鬓改 谜底 :老将行 出处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卷帘格) 谜面 :有情皓月怜孤影 谜底 :清光犹为君 出处

2025-05-11 高考

故事谜五年级大全及答案

故事谜五年级大全及答案是一个包含丰富谜语和趣味解答的资源集合,适合学生和教师使用。它不仅涵盖了经典的故事谜,还提供了详细的谜底解析,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故事谜的特点与形式 故事谜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谜语的形式讲述故事,要求读者通过解谜来理解情节和结局。这种形式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是儿童教育和智力训练的理想工具。例如

2025-05-11 高考

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套话

​​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套话包含五大核心模板,涵盖意象意境、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炼字炼句及思想情感分析,结合分步解析可精准提炼诗歌深层内涵。​ ​ ​​1. 分析意象意境​ ​ 首句点题“这首诗通过…(具体意象)勾勒出…(画面)”,以“孤舟、秋月、寒鸦”等物象构建氛围,继而用“孤寂冷清/清新明丽”等双音节词概括场景基调,最后结合诗人经历解读“羁旅愁思/超然物外”等情感内核。 ​​2. 解析语言特色​

2025-05-11 高考

诗歌鉴赏答题万能公式

诗歌鉴赏答题万能公式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步骤,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修辞手法赏析 公式 :具体手法 + 作用术语 + 诗句内容 + 表达情感 示例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如“系”“相识”“欲别”),委婉含蓄地表达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二、意象与意境分析 公式 :意象特点(表层含义+情感意境)+ 意境特点(氛围概括)+ 思想感情 示例 :通过“寒鸦”“柳塘新绿”等意象

2025-05-11 高考

古诗词基础知识题库

古诗词基础知识题库是系统整理中国古典诗词常识、名句赏析及作者流派等内容的资源库,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 高频考点**、诗人别称 及修辞手法 等关键知识点。** 高频考点与经典名句 题库常涵盖“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诗人代表作,如“床前明月光”(李白《静夜思》)、“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名句赏析侧重修辞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感时花溅泪”(拟人),需结合语境理解。

2025-05-11 高考

古诗鉴赏七种答题格式

古诗鉴赏的七种答题格式可归纳为以下五类,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身份、性格、情感三要素刻画人物。例如李清照《点绛唇》通过“慵整纤纤手”“倚门回首”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矜持含羞的少女形象。 二、意象与象征解析 分析意象的表层与深层含义。如李忱《瀑布》中“瀑布”象征胸怀大志、不惧艰难的志士,通过自然意象寄托诗人情感。 三、情感与意境表达 结合诗句内容与全诗意境

2025-05-11 高考

诗歌鉴赏万能答题方法

​​诗歌鉴赏万能答题方法的核心在于掌握“三步走”策略:抓意象、析手法、悟情感。​ ​ 通过​​精准识别诗歌中的关键元素​ ​(如景物、典故、修辞),​​系统分析表现技巧​ ​(如比喻、对比、虚实结合),最终​​提炼作者的思想情感​ ​,实现高效解题。以下是具体方法: ​​抓意象,定基调​ ​ 诗歌中的意象(如“明月”“鸿雁”“杨柳”)往往承载特定情感。例如,“柳”多表离别,“菊”象征隐逸

2025-05-11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