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的七种答题格式可归纳为以下五类,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身份、性格、情感三要素刻画人物。例如李清照《点绛唇》通过“慵整纤纤手”“倚门回首”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矜持含羞的少女形象。
二、意象与象征解析
分析意象的表层与深层含义。如李忱《瀑布》中“瀑布”象征胸怀大志、不惧艰难的志士,通过自然意象寄托诗人情感。
三、情感与意境表达
结合诗句内容与全诗意境,分析所抒情感。欧阳修《画眉鸟》通过“林间鸟”与“笼中鸟”对比,表达对自由的赞美和对束缚的批判。
四、炼字与语言特色
聚焦关键字词,分析其音韵、表意与情感作用。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失”与“阔”的对比,突出“阔”字对开阔意境的强化作用。
五、表现手法与结构分析
识别抒情、描写、修辞等手法,分析其效果。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运用白描手法,通过“泥融飞燕子”等简洁意象展现春日生机。
注意事项 :答题时需结合具体诗句,避免仅就字论字,应从整体意境和诗人情感出发。例如分析“失”字时,需联系“湖平两岸阔”的开阔感,而非仅评价字形或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