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京考)行测题型分值分布为:常识判断35题(含25单选+10多选)、言语理解35题、数量关系15题、判断推理30题、资料分析20题,总分100分;申论为主观题,满分100分,含4道大题(3小题+1作文)。 考试突出对基础能力与北京特色的考查,如行测取消类比推理、资料分析侧重增长量计算,申论聚焦基层治理与城市发展主题。
-
行测模块分值权重与命题特点
常识判断涵盖政治、科技、法律等,时政与北京本地内容占比提升;言语理解以篇章阅读为主,注重信息提取能力;数量关系侧重经济利润与基础计算,难度适中但强调数学思维;判断推理中演绎推理占50%(15题),定义判断增加“选非题”比例;资料分析考点集中于比重与增长量计算,整体难度降低。 -
申论考查方向与评分要点
申论材料字数6000-7000字,三道小题分别考查归纳概括(20分)、综合分析(15分)、对策建议(25分),大作文40分(800-1000字)。答题需紧扣材料,分条列点,尤其对策题需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卷面整洁与关键词前置为提分关键。 -
备考策略与EEAT内容优化关联
符合EEAT标准的内容需体现权威性(如引用官方考纲或真题解析)与经验性(如高分考生备考心得)。建议在文章中嵌入具体题型示例、解题技巧及常见误区分析,并注明作者的专业背景(如“10年公考培训经验”),同时补充“关于我们”页面增强网站可信度。
提示:京考近年题型微调(如2023年常识改为全单选),建议考生结合最新考情动态调整复习重点,优先掌握高频考点如资料分析的比重计算、申论的对策题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