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是否属于公司员工,需根据其是否实际参与公司经营、是否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
股东与员工的基本区别
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等股东权利;员工则是通过提供劳动获取报酬,需遵守公司管理制度。
-
双重身份的可能性
在某些情况下,股东可能同时担任公司员工(如高管),此时既享有股东权益又履行员工职责。例如,大股东担任总经理时,其身份兼具股东与员工属性。
-
劳动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
股东若以员工身份存在,需满足以下条件:
-
人格从属性 :接受公司管理,遵守规章制度;
-
组织从属性 :工作内容属于公司业务范畴,受公司安排。
-
-
实际案例与常见情况
-
大型公司股东通常以投资人身份存在,不直接参与管理;
-
小型或家族企业中,股东可能兼任高管,形成双重身份。
-
-
法律依据与判定标准
根据《公司法》,股东权利与员工权利有明确区分。若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领取工资、不参与管理,则不属于员工。
结论 :股东是否为员工取决于其实际角色与行为,不能仅凭股东身份直接认定。需结合是否履行员工职责、是否建立劳动关系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