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是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指标,反映股东在公司中的权益水平。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定义与构成
-
基本定义
指公司总资产扣除总负债后,由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为净资产。
-
主要构成
包括以下四部分:
-
实收资本(或股本) :公司注册时的初始投资金额;
-
资本公积 :股东超出注册资本的投入、捐赠或资产重估增值等;
-
盈余公积 :按法律规定或股东决议提取的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公司累计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
二、与总资产、总负债的关系
-
计算公式 :
$$
\text{净资产} = \text{总资产} - \text{总负债}
$$ -
示例 :若公司总资产为10亿元,总负债为6亿元,则净资产为4亿元。
三、与少数股东权益的区别
-
上市公司需区分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和 少数股东权益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
少数股东权益=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
四、应用与意义
-
反映公司实力 :净资产越大,公司抗风险能力越强;
-
计算指标 :
-
每股净资产 :用于评估股票价值,计算公式为:
$$
\text{每股净资产} = \frac{\text{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text{总股本}}
$$; -
净资产收益率(ROE) :衡量公司利用股东资本的效率,计算公式为:
$$
\text{ROE} = \frac{\text{净利润}}{\text{净资产}}
$$。
-
五、风险提示
若公司净资产为负(如连续亏损且未弥补亏损),可能面临退市风险。例如:
-
济高发展因诉讼可能导致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警示;
-
ST佳沃2024年末净资产预计为负,存在退市风险。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是评估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需结合具体财务数据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