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排名

​2024年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显示,上海、北京、深圳稳居前三,其中上海以88366元领跑全国,​​凸显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优势。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的多座城市进入前十,而中西部城市虽增速显著但整体收入水平仍存在差距。以下从数据亮点、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1. ​头部城市收入突破8万元​
    上海(88366元)、北京(85415元)、深圳(超8万元)构成第一梯队,​​高收入得益于金融、科技等高端产业集聚​​。苏州、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人均收入均超6万元,反映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活力。

  2. ​区域分化明显,东部沿海垄断前十​
    前十名中,长三角占6席(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珠三角占3席(深圳、广州、东莞)。​​浙江成为“均衡发展”典范​​,全省人均收入67013元,11个地市全部进入全国前50强。中西部仅重庆(39713元)、成都等少数城市跻身前20。

  3. ​增速差异揭示发展潜力​
    西藏以8.19%的增速居首,安徽、江西等中部省份增速超5.4%,​​显示产业转移与政策扶持效应​​。河北唐山等工业城市未入50强,反映传统经济转型压力。

  4. ​收入与消费的“剪刀差”​
    北京、上海年结余超3万元,但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削弱实际购买力。绍兴、宁波等二线城市结余达2.5万元以上,​​性价比优势吸引人才回流​​。

​提示:​​ 收入排名需结合生活成本、就业机会综合评估。关注地方政府发布的“人均收入中位数”数据,能更真实反映普通居民的经济状况。

本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排名》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77085.html

相关推荐

可支配收入和不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扣除刚性支出后可用于自由消费和储蓄的部分,而不可支配收入则是必须缴纳的税费及社保等无法自由使用的部分。​ ​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支配权限​ ​,前者直接决定生活水平,后者则体现社会保障义务。 ​​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与计算​ ​ 可支配收入包含四大来源: ​​工资性收入​ ​:劳动报酬及福利(含代扣款项),如工资、奖金、补贴等。 ​​经营净收入​ ​:生产经营活动净收益

2025-05-11 会计考试

2023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行榜

2023年全球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如下(数据综合自权威来源): 卢森堡 人均GDP:11.63万美元 特点:欧洲最富有的国家,经济高度依赖金融服务业,人口约63.9万。 爱尔兰 人均GDP:9.92万美元 特点:企业避税天堂,跨国公司贡献显著,人口约50.3万。 瑞士 人均GDP:9.38万美元 特点:制造业与金融业发达,人口约8.1万。 美国 人均GDP:7.64万美元 特点

2025-05-11 会计考试

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可支配收入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工资薪金所得 :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就业,包括工资、薪金、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它是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大多数人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经营净收入 :这部分收入来自个体或家庭的经营活动,如开店、办厂等

2025-05-11 会计考试

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人群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用于消费和储蓄。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 1. 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是居民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从事个体劳动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这是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占比最高。 2. 经营净收入 经营净收入指居民通过从事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获得的净收入

2025-05-11 会计考试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可任意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可任意支配收入是衡量消费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其核心区别在于扣除项目的范围不同。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定义与计算公式 个人可支配收入 指个人收入扣除税款(如所得税、社保费等)及非税性支出后的余额,是实际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公式 : $$ \text{DPI} = \text{个人收入} - \text{个人所得税} - \text{非税支付} $$ (如社保费、公积金等)。

2025-05-11 会计考试

2023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几

第69位 2023年,中国人均GDP为1.25万美元(约人民币86059.49元),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69位。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全球排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数据,中国人均GDP稳居全球第69位,仅次于卢森堡、爱尔兰等少数国家。 与主要经济体的对比 美国人均GDP为8.04万美元,中国是其六分之一; 德国人均5.28万美元,日本3.39万美元

2025-05-11 会计考试

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区别

‌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收入的核心区别在于:工资收入是税前劳动报酬,而可支配收入是扣除税费和社保后实际可用于消费或储蓄的金额。 ‌工资收入仅反映劳动所得,而可支配收入还受福利补贴、投资收益等非工资因素影响,更能体现真实经济水平。 ‌定义差异 ‌ 工资收入指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的税前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可支配收入是工资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强制性支出后剩余的部分

2025-05-11 会计考试

yd可支配收入怎么算

​​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其中每项净收入需扣除相关费用。​​核心要点​ ​包括:工资性收入涵盖全部劳动报酬,经营净收入需扣除成本与税费,财产净收入来自资产收益,转移净收入为各类补贴与赡养收支的净值。 ​​工资性收入​ ​:就业人员通过受雇或自由职业获得的全部劳动报酬及福利,如薪资、奖金、社保等。 ​​经营净收入​ ​

2025-05-11 会计考试

年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区别

​​年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核心区别在于:年收入是个人或家庭在一年内获得的总收入(包括工资、投资等),而可支配收入是扣除税费、社保等强制性支出后实际可用于消费或储蓄的金额。​ ​ ​​年收入​ ​涵盖所有税前收入来源,如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租金等,反映整体财务能力,但未考虑实际可支配部分。高年收入未必对应高生活质量,若税费或负债较高,实际可用资金可能有限。 ​​可支配收入​ ​是更贴近现实的指标

2025-05-11 会计考试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简称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简称为 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具体说明如下: 核心定义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房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及政府非商业性费用后的余额,是可自由支配的货币额。 计算公式 $$ DPI = \text{个人收入(PI)} - \text{各类税费及非税支出} $$ 其中,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利息等

2025-05-11 会计考试

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区别

‌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的核心区别在于计算方式和用途:可支配收入是个人或家庭实际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金额(扣除税费和社保),而纯收入是企业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后的净利润。 ‌ ‌定义不同 ‌ ‌可支配收入 ‌:个人或家庭在缴纳所得税、社保等强制性支出后,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用于日常消费、储蓄或投资。 ‌纯收入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扣除所有成本(如原材料、工资、税费等)后的净利润

2025-05-11 会计考试

2024各省可支配收入

2024年全国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下(数据综合自权威来源): 一、总体情况 全国人均收入 :41314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1%。 区域分布 :仅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8个省份人均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 二、分省排名 上海 :88366元(全国第一),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均居首。 北京 :85415元(全国第二),稳居前列。 浙江

2025-05-11 会计考试

全国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

根据2024年最新数据,全国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如下(按总量排序): 上海 :88,366元(同比增长4.2%) 作为直辖市,上海凭借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优势,稳居全国首位。 北京 :85,415元(同比增长4.5%) 北京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聚集方面表现突出,人均收入持续领跑。 浙江 :67,013元(同比增长4.1%) 浙江民营经济活跃,数字化改革成效显著

2025-05-11 会计考试

中国各城市可支配收入排名

根据2023-2024年最新数据,中国各城市可支配收入排名如下(综合权威信息整理): 一、一线城市稳居前列 上海 :2023年收入8.84万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金融、科技等高薪产业支撑显著。 北京 :2023年收入8.17万元,政治文化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增速略低于上海。 深圳 :2023年收入7.69万元,作为“中国硅谷”增速5.6%,但受高房价影响。 广州 :2023年收入7

2025-05-11 会计考试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

根据2024年最新数据,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及区域分布如下: 一、全国排名前三 上海市 :88366元,连续两年突破8万元大关,稳居全国第一 北京市 :85415元,与上海差距较小,同样连续两年突破8万元 浙江省 :67013元,经济强省优势显著,稳居全国第三 二、区域分布特征 高收入地区 :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华北(北京

2025-05-11 会计考试

全国各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各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4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 ,同比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4.4%。 收入增长背后的原因 工资性收入增长 :202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3327元,同比增长5.8%,占可支配收入的56.5%,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转移净收入增加 :人均转移净收入为7644元,同比增长5.3%

2025-05-11 会计考试

全国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4年全国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已公布,​​上海、北京以超8.5万元继续领跑,6省份迈入“5万元俱乐部”,山东首次突破4万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实际增长5.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工资性收入仍是增长核心动力。 ​​区域差异显著​ ​:东部沿海省份表现突出,上海(88366元)、北京(85415元)、浙江(67013元)稳居前三,江苏、天津、广东紧随其后

2025-05-11 会计考试

历年全国人均支配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历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下(截至2024年数据): 2024年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41314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1% 城乡差异 :城镇居民人均54188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23119元,增长6.6% 收入结构 :工资性收入23327元(增长5.8%)、经营收入6908元(增长5.6%)、财产净收入3435元(增长2.2%)

2025-05-11 会计考试

全国农村可支配收入

​​202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实际增长6.3%,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至2.34:1。​ ​这一数据表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政策扶持、产业升级和就业转移​ ​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动力。 ​​收入增长趋势与结构​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2010年起持续领先城镇,2024年名义增长6.6%,实际增长6.3%。工资性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成为主要来源

2025-05-11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