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保护自己的教案设计需结合年龄特点,通过情景化教学、互动讨论和实操演练提升安全意识。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教学目标
-
基础认知 :让幼儿认识身体重要部位(如头部、手臂、腿部),了解危险物品(剪刀、刀具、火等)。
-
应急技能 :掌握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如拨打119/110、躲在桌子下等。
-
行为规范 :培养遵守交通规则、不攀爬危险物品等安全习惯。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
情景模拟
-
设置障碍物、假人等道具,模拟交通事故、火灾、陌生人敲门等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练习保护方法。
-
通过角色扮演(如“小明在家”)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
-
互动讨论
-
展示危险物品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会怎样”,并分享其他危险行为(如争抢玩具、攀爬高处)。
-
组织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挤。
-
-
实操练习
-
使用安全道具(头套、护具)进行身体部位保护练习。
-
在户外活动前,教师示范正确使用游乐器材(如滑梯、秋千)。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身体部位保护方法(如头部、手臂、腿部)和应急电话(119/110)。
-
难点 :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尤其在陌生环境中保持警惕。
四、延伸活动
-
家庭作业 :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记录危险物品清单。
-
安全角设置 :提供安全品(如急救包)和危险物卡片,供幼儿自主识别。
五、注意事项
-
教学需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避免空泛说教。
-
情景模拟时,教师要给予充分引导,确保幼儿在安全氛围中学习。